赛诺菲剥离知名抗肿瘤药全球业务!

2025-11-17 07:27:23

跨国药企赛诺菲正加速产品组合优化,近日宣布将原研抗癌药泰索帝®(Taxotere,多西他赛注射液)的全球业务整体转让。这一动作不仅是赛诺菲聚焦核心业务的重要举措,也为韩国保宁制药的全球化布局提供了关键契机。

9月30日,韩国保宁制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金正均(Jay Jung Gyun Kim)正式披露,公司已与赛诺菲签署资产收购协议,将全面获得泰索帝®的全球业务权益。此次交易覆盖范围广泛,包含该药在全球市场的销售、分销、注册、生产及商标等全部相关权利,交易总额最高预计达1.75亿欧元(约合14.6亿元人民币),其中包含1400万欧元的潜在里程碑付款。

根据协议约定,在完成各国监管部门审批后,保宁制药将接手泰索帝®在19个国家及地区的业务,除韩国、德国、西班牙外,中国市场及南美、中东部分国家也包含在内。交易落地后,保宁制药计划以韩国礼山园区为生产基地,直接负责该原研药在全球范围内的分销与销售工作。

作为一款临床价值显著的抗癌药物,泰索帝®的原研成分多西他赛已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(WHO)基本药物清单。该药于1995年首次获美国FDA批准,是细胞毒性化疗领域的里程碑式药物,广泛用于乳腺癌、前列腺癌、胃癌及头颈部肿瘤治疗,至今仍是全球抗癌治疗的重要基石,并持续在联合用药方案中拓展应用场景。不过,自2010年仿制药进入市场后,泰索帝®销售额大幅下滑,不再属于赛诺菲的“重磅炸弹级”产品,逐渐被归为非核心资产。即便如此,赛诺菲披露的数据显示,该药2024年全球销售额仍达约7000万欧元(约合5.8亿元人民币)。

对于保宁制药而言,此次收购并非偶然。近年来,该公司在肿瘤治疗领域持续深耕,此前已在2021年、2023年先后收购礼来健择®(Gemzar,吉西他滨)、力比泰®(Alimta,培美曲塞二钠)在韩国的业务,并实现了稳定供应与本地生产。而本次收购泰索帝®全球权益,是保宁制药首次获取跨国药企原研抗癌药的全球业务,标志着其战略扩张进入关键阶段,为向全球化制药企业转型奠定基础。

保宁制药方面表示,尽管当前肿瘤治疗正向靶向治疗与免疫肿瘤治疗方向发展,但细胞毒性药物仍是抗癌治疗的基础;然而,这类临床必需药物的全球供应常出现短缺与中断,已影响患者治疗进程。通过收购泰索帝®全球业务,保宁制药将建立该药稳定的全球供应链,同时拓展细胞毒性抗癌药的差异化产品组合。

值得关注的是,赛诺菲在剥离非核心资产的同时,也在重点领域加码创新布局。今年8月1日,赛诺菲与Arrowhead子公司维亚臻(Visirna Therapeutics)签署资产购买协议,获得在大中华区开发和商业化RNA干扰(RNAi)候选药物普乐司兰钠注射液(Plozasiran)的权利。该药物为同类首创,旨在减少载脂蛋白C-III(APOC3)产生,有望成为家族性乳糜微粒血症综合征(FCS)和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(SHTG)在大中华区的潜在治疗方案。

从行业视角来看,近年来跨国药企的“产品瘦身”浪潮,为本土中小型药企创造了新机遇。这些新兴力量通过承接经典药品,能够快速切入市场、积累品牌资源与现金流;而跨国药企则可集中资源押注创新疗法与前沿技术。两股力量在全球各区域市场的互动与碰撞,正共同推动医药行业格局进入新阶段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