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,五斗米到底有多少?
2025-11-21 01:08:50據《晋書·陶潜傳》記載,陶淵明是在彭澤縣令的任上,“不為五斗米折腰”而封印辭官的。其辭官行為一直被認為是清高、有骨氣。但如果說五斗米是微薄的官俸,那麼,陶淵明內心深處會不會有嫌薪水低的考慮呢?
那麼,五斗米的官俸到底是多還是少呢?
要弄清這個問題,就得從古代官員的俸祿制說起。
所謂俸,即現在的月薪,祿則是發給官員的米。古代官員俸祿制發放的形式各朝各代不盡相同。
晋朝時,其俸祿制是“半錢半穀”,即錢、米各半。陶淵明時任縣令,其“職務薪水”的標準是“月錢二千五百,米十五斛”。一斛為十鬥。如此算來,日工資正好是五斗米和83文錢。這83文錢與五斗米等價。不過當時的鬥比現在的鬥要小得多,一鬥米約合今之3.2市斤,五斗米合今之16市斤。
縣令的日工資是16市斤米。加上83文錢。有米吃,有錢花,養家糊口綽綽有餘,且又“旱澇保收”,無後顧之憂。這樣的工資待遇在當時算是优渥的,並非微薄的官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