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豬分娩的基本原理(一)

2025-08-17 19:00:18

正常分娩模式

分娩前1個小時母豬會安定下來,可能會側躺在牠她做的巢中,但每頭母豬可能都不同。當子宮收縮變的劇烈,有些母豬可能會變得更加躁動。外陰可能會流出少量紅色的液體,偶爾會有顆粒狀的胎糞(Meconium)(仔豬出生前所排糞便)。

第一頭仔豬出生前,母豬腹部會有間歇性的抽搐,通常伴隨著顫抖,且母豬會將後腿抬高。當第一頭仔豬出生後,抽搐狀況通常較為緩解,直到下一頭仔豬出生前。如果第一頭和第二頭小豬間隔超過45分鐘,不需要感到吃驚。但在那之後每頭仔豬出生間隔10-20分鐘是正常的,死胎的仔豬間隔會稍微長一點,可延長至到35分鐘以上,但這也在正常分娩時間的範圍內。

大部分的仔豬在出生時,頭部會先產出來且前腳向後折(頭位,Anterior presention),但當分娩將結束會有更多的仔豬以後腿先產出,且前腿向前伸展至下巴下(尾位,Posterior

presention)。母豬尾巴抽搐是一個很好的訊號,代表下一頭仔豬將會在接下來的10秒內出生。整個分娩的過程大約需要花3-6小時(範圍:1~10小時)。

胎盤和胎衣通常在最後一頭仔豬出生後4個小時內排出(範圍:數分鐘至12小時)。如果你在場且了解你的母豬,檢查是否有仔豬卡在胎衣中—這偶爾在分娩過程中會發生。胎衣通常分兩半排出,來自兩邊的子宮角,有時也會兩邊一起完整排出。胎盤滯留的狀況很少見,胎衣未成功排出可能代表有仔豬滯留在產道當中。

一旦胎衣排出,母豬看起來應該是顯得很舒適的。牠應該持續的和牠的仔豬溝通,也會停止顫抖及抬高後腿。母豬會分泌少量或大量的分泌物至多5天,只要母豬的乳房正常且母豬進食正常,那這就只是產後正常的過程。如果需要實施內診或助產,則需要使用抗生素以避免感染問題。